德國耶拿大學(FSU Jena)的化學家研究組在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技術上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新電池安全,并可大幅度降低電池成本。
與常規(guī)的電池相比,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的電極不是由固體材料制成,而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電解質溶液分別存儲在兩個罐內,形成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通過借助泵,聚合物溶液轉移至電化學電池,聚合物被電化學還原或氧化,從而進行電池充電或放電。為了防止電解質溶液相互混合,電池通過一個膜將電解質溶液隔離。Martin Hager介紹:“新電池的能源存儲量以及額定功率都可進行單獨調整?!绷硗猓瑤缀鯖]有任何自放電發(fā)生。
傳統(tǒng)的氧化還原液流系統(tǒng)大多使用溶解硫酸重金屬釩作為電解質溶液。不僅極其昂貴,而且具有高度腐蝕性,因此需要使用特定的膜。另外,電池采用新型合成材料,再也無需使用強酸;聚合物都可在水溶液中“游泳”了。
此項研究的第一作者Tobias Janoschka表示,“這種基于聚合物的氧化還原液流電池非常適合于大型風電場和光伏電站的儲能系統(tǒng)”。德國耶拿大學有機和高分子化學主席Ulrich S. Schubert博士兼教授表示。在耶拿大學的第一此測試中,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可承受高達10,000次充電周期,而且不喪失關鍵儲存量。研究中顯示系統(tǒng)的能量密度是十瓦小時每升。科學家們已經開始著手更大更高效的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