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海SNEC 光伏展首日,隆基綠能發(fā)布了166mm新尺寸的M6硅片及應用這一硅片的新一代HI-MO 4組件。次日,在隆基展臺,隆基樂葉產品總監(jiān)王夢松接受《能源》雜志獨家專訪,詳細介紹了隆基樂葉的電池、組件的技術、產品布局。
在組件端,隆基樂葉的新組件技術“無縫焊接”技術將在9月進入批量生產,并通過改造逐步替換隆基目前的半片組件產線。
在電池端,隆基樂葉認為,三年內,PERC電池仍將是最具性價比的電池技術,隆基樂葉計劃到2022年初實現(xiàn)PERC電池量產效率23.5%。
新組件技術9月量產
“無縫焊接”是通過消除組件中電池片間距從而提升組件效率的新技術,與業(yè)內火熱的“拼片”技術方向一致。
王夢松介紹,隆基樂葉“無縫焊接”技術通過對焊接機改造,就可以實現(xiàn)“無縫焊接”組件生產,相比“拼片”需要更換設備,產線改造成本更低。
近年來,組件封裝的技術改進成為光伏組件效率提升的關鍵一環(huán),光伏組件端拼裝技術進步日新月異。
隆基樂葉新發(fā)布的HI-MO 4組件即為半片組件。半年組件從去年興起,如今已成為組件封裝領域的主流技術。
去年5月28日,2018年度SNEC光伏展上,隆基樂葉推出了最新的半片組件HI-MO 3。從去年下半年起,隆基樂葉組件產線逐步退出整片組件生產,并于去年底全部改造為半片產線。
半片作為一種新的封裝技術,降低了封裝環(huán)節(jié)的效率損失,提供了組件效率;新一代組件技術在這一方向上繼續(xù)前進。
疊瓦是此前業(yè)內看好的一種組件封裝技術。今年3月,隆基滁州2.5GW組件新線投產,采用的正是疊瓦技術。疊瓦技術能大大提高效率,但成本也隨之上升。
王夢松介紹說,HI-MO 4雙面半片組件轉換效率為19.3%,72片組件功率為420-430瓦,如果采用疊瓦技術,效率可達到20.2%,功率可達450瓦,但相應成本也會升高,每瓦成本將提升0.1-0.2元。
因此,隆基疊瓦組件主要面向能接受較高溢價的特定小眾市場,國內主要為銅川、渭南兩個領跑者基地供貨,國外將集中在較高端的屋頂光伏市場。到今年年底,隆基組件產能將擴張至16GW,疊瓦組件產能將維持2.5GW不變。
相比疊瓦技術,隆基“無縫焊接”技術效率提升較低,成本卻大幅降低。王夢松透露,采用“無縫焊接”技術生產的組件成本比半片組件還低,效率卻能提高0.5個點?!盁o縫焊接”技術已經(jīng)在200MW的研發(fā)線上技術攻關了大半年,目前技術已經(jīng)成熟,正推進組件產線改造應用“無縫焊接”技術,今年9月進入批量生產,并逐步替代半片產線。
PERC電池三年內性價比最優(yōu)
王夢松表示,在電池端,目前PERC電池技術最為成熟,是兼顧效率、成本和產業(yè)成熟度的最優(yōu)選。三年之內,即到2022年初,PERC電池將仍然將是最具性價比的電池技術。
PERC電池是在常規(guī)電池制造工序中加入一道表面鈍化工序,以提高轉換效率,在各種高效太陽能電池技術流派中,PERC技術改造成本較低,受到各大電池制造商的青睞,目前已是太陽能電池的主流技術。
隆基曾于2017年10月17日宣布其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2.71%,這一轉換率是在隆基100MW的研發(fā)線上實現(xiàn)的,隆基彼時樂觀預計這一效率將在半年后實現(xiàn)量產,當時單晶PERC電池一般量產效率為21.2%。
王夢松透露,目前隆基PERC電池量產效率為22.2-22.3%,研發(fā)線效率一般比量產效率高0.5個百分點,最高可達24%。
2017年,隆基曾預計,到2021年,單晶PERC電池在示范線上達到23.6%的轉換效率,量產效率達到23.1%。
目前隆基PERC電池效率提升的目標已經(jīng)調整。王夢松表示,隆基樂葉希望到2022年初,隆基樂葉PERC電池量產效率可以達到23.5%。
隆基樂葉的電池產能規(guī)模一直保持在組件產能的一半左右。王夢松透露,到明年年底,隆基樂葉的PERC電池產能將擴張至10GW。
來源:i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