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拜登投資美國議程的一部分,美國能源部(DOE)上周宣布投資7100萬美元,其中包括《兩黨基礎設施法》中的1600萬美元,用于美國本土太陽能制造項目的研究與開發(fā)。
入選項目將解決美國本土太陽能制造能力的缺口,包括設備、硅錠和硅片,以及硅基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制造。這些項目還將為太陽能技術開辟新的市場,如建筑一體化光伏和農(nóng)業(yè)光伏發(fā)電應用市場。最大贏家First Solar獲得共計2100萬美元的光伏補貼。
這加速了白宮快速部署清潔能源的目標,即到2050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同時,也推進了白宮的“Justice40倡議”,即部分聯(lián)邦氣候和清潔能源投資的總體收益中40%惠及因投資不足而被邊緣化并污染負擔過重而被邊緣化的弱勢群體。
硅基太陽能制造和兩用光伏孵化器資助計劃
入選“硅基太陽能制造和兩用光伏孵化器資助計劃”名單中,有3個項目用以支持硅片和電池制造技術本土化開發(fā);另7個項目將推進兩用光伏技術,以實現(xiàn)建筑電氣化、交通部脫碳,以及減少土地使用沖突。10個受益項目如下:
Ubiquity Solar(Hazelwood,MO):$1120萬美元(加拿大企業(yè))
Silfab Solar Cells(Fort Mill,SC):$500萬美元
Re:Build Manufacturing(Nashua,NH):$190萬美元
Appalachian Renewable Power(Stewart,OH):$160萬美元
GAF Energy(San Jose,CA):$160萬美元
Wabash(Lafayette,IN):$160萬美元
Noria Energy Holdings(Sausalito,CA):$160萬美元
The R&D Lab(Petaluma,CA):$100萬美元
RCAM Technologies(Boulder,CO):$60萬美元
Silfab Solar WA(Bellingham,WA):$40萬美元
推動美國在薄膜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
與目前占主導地位的硅技術相比,碲化鎘(CdTe)和鈣鈦礦等薄膜光伏技術具有更低的能源密集度、更低的制造成本、更簡單的供應鏈和更高的生命周期能源產(chǎn)量等潛在優(yōu)勢。入選美國能源部為推進美國薄膜太陽能光伏資助計劃選擇的8個項目中,有4個項目將解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加強碲化鎘系統(tǒng)供應鏈的問題。美國能源部的《太陽能光伏供應鏈評估》將碲化鎘確定為擴大國內(nèi)太陽能電池板生產(chǎn)的機會。在建造和回收電池板時,提高材料的有效使用和回收能力是加強美國CdTe光伏競爭力的一個可行方法。其他4個項目為串聯(lián)光伏設備,將現(xiàn)有的光伏技術(如硅和銅銦鎵二硒化(CIGS))與鈣鈦礦相結(jié)合,鈣鈦礦是一種新興的薄膜光伏技術。其中一個項目與加拿大合作來增加美國的碲供應。受益企業(yè)名單如下:
First Solar(Tempe,AZ and Perrysburg,OH):$1500萬美元
Swift Solar(San Carlos,CA):$700萬美元(鈣鈦礦)
First Solar(Tempe,AZ and Perrysburg,OH):$600萬美元
Cubic PV(Bedford,MA):$600萬美元(鈣鈦礦)
Tandem PV(San Jose,CA):$470萬美元
Tau Science(Redwood City,CA):$210萬美元
5N Plus(Montreal,Canada):$160萬美元
Brightspot Automation(Boulder,CO):$160萬美元
來源: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