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EnergyTrend“銀級會員報告”顯示,中國2013年
解決“棄電”問題,電力收購取代金太陽補貼計劃
過去中國太陽能安裝需求主要來自于大型太陽能電站、光電建筑項目、金太陽示范項目為主,三個政策創(chuàng)造的需求量約達12GW,但實際并網量卻不如預期,主要原因除了政府批準項目集中在下半年,而下半年又受到氣候因素影響施工外,最主要是相關并網標準、財務補貼政策在去年第四季度才陸續(xù)出爐,降低投資者信心。而原本希望借由系統(tǒng)補貼資金進行下一輪項目投資的企業(yè),也因并網后遲遲收不到補貼電費,造成整體市場的并網以及建設速度都因此延宕。
目前中國政府為了解決系統(tǒng)安裝卻無法并網所產生的棄電問題,決定取消針對系統(tǒng)安裝做補助的金太陽計劃,而是全面透過電力收購的方式推動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的有效性,2013年將以西部大型電廠以及分布式系統(tǒng)做為開發(fā)主軸。另一方面,為了明確填補過去太陽能安裝的財務缺口,中國財政部在3月底下達《關于預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通知》,其中太陽能發(fā)電資金24.3億元,占全體可再生能源資金的16%。
TrendForce表示,2012年算是首次大規(guī)模提高太陽能系統(tǒng)建設目標,有許多程序問題尚待解決,2013年隨著中央政策、地方政府、電網公司的配套越趨成熟,中國的并網量可望突破過往的紀錄。除了需求面外,市場也期望中國政府在供給面可以有更多的著墨,包含產業(yè)準入條件的頒布、鼓勵企業(yè)并購重整、減少地方政府干預、資金依照市場機制去分配等,從供需兩面雙管齊下,才有可能讓全球太陽能產業(yè)早日走出陰霾。
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由于中國廠商具備低價產品的優(yōu)勢,雖然中國市場逐漸崛起,但外商難以搶到商機,因此市場幾乎都由中國廠商霸占。以一線廠商為例,英利在2013年積極上調對中國的出貨預期,相較2012年將成長約40%,占其總出貨比例達23%,預估天合出貨中國的比重也將由2012年的12.9%提高到15-20%之間,晶科則有超過35%的組件是出貨在中國市場,因此盡管在政策推動下,中國一年釋出10GW的并網需求,受益最多的仍是中國本土太陽能大廠。
太陽能產業(yè)報告 - 銀級會員
太陽能歷史價格 (實時線上資料)
- 多晶硅、硅晶圓片、電池、硅基組件、薄膜太陽能組件、聚光型太陽能組件、太陽能逆變器
- 預覽自選時段價格走勢
- 價格漲跌市場說明
每周及每月現(xiàn)貨價格分析評論
- 產品應用、技術發(fā)展、產業(yè)最新動態(tài)
太陽能市場供需概況與展望
- 供應鏈上游至下游市場資訊
- 全球與中國市場現(xiàn)貨價總覽
- 市場走向預測
全球太陽能市場發(fā)展動向分析評論
- 歐美市場
- 亞太市場
- 新興市場
- 財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