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正式發(fā)布。該《通知》公布了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與2018年相比,2019年補貼標準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
新政對上游金屬原材料影響
SMM認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上游金屬原材料的影響主要對資金壓力,三元材料高鎳進程以及正極材料經(jīng)濟性選擇三方面產(chǎn)生影響。
資金壓力方面,新政整體補貼金額降幅較2018年版本下滑超35%,車企為保障競爭優(yōu)勢勢必將降本壓力逐步向上游傳導,此外,新政還明確要求“完善清算制度,提高資金效益”,對運營里程有要求的車輛,從注冊登記日起2年內運行不滿足2萬公里的不予補助,并在清算時扣回預撥資金,上游原材料銷售的帳期壓力依舊無顯著改善。
高鎳三元進程方面,能量密度補貼系數(shù)五檔變三檔,系數(shù)范圍由0.6-1.2收窄至0.8-1,高能量密度無法獲得超1系數(shù)補貼,預計企業(yè)將更看重安全性能,對為成熟開發(fā)應用的高鎳材料的應用將會更加謹慎。正極材料經(jīng)濟性選擇方面,乘用車續(xù)航里程250km以下,能量密度125 wh/kg,能耗系數(shù)10%以下的乘用車無法獲得補貼,該類車型所適用的正極材料在無補貼政策的刺激下,或將就不同正極制成的電芯的性價比與成本進行比較選擇。
新政對電池企業(yè)和車企的影響
SMM分析認為,2019年最新補貼對于能量密度的最低要求從105wh/kg提升到125wh/kg,但對于最高門檻而言,還是維持160wh/kg。系數(shù)方面,2018年補貼政策中120-140wh/kg檔位系數(shù)為1,而在2019年,必須要160Wh以上,系數(shù)才能為1。就該條政策而言,SMM認為主要影響國內高鎳三元的進度情況。車企表示,2019年補貼政策對于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導向比較明顯,提高最低門檻的能量密度以促進技術不斷進度,但同時不過高過快一味追求能量密度,安全性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對于車企來說,目前top電池廠的三元電池能量密度基本都能達到140-160wh/kg區(qū)間范圍,車企在考慮成本與安全性兩方面因素下,對于高鎳三元的使用進度會趨緩。同時,車企表示2019年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退坡幅度基本符合預期,在短期內不會影響企業(yè)的生產(chǎn)計劃與戰(zhàn)略布局;另一方面,電池廠對SMM表示,考慮到目前政策對于能量密度的提升速度要求放緩,高鎳三元電池的量產(chǎn)速度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針對補貼政策是否會影響車企進行降價,蔚來汽車已在政策發(fā)布后第一時間回應漲價:補貼減少5萬,官方售價不變。而小鵬汽車在去年就已經(jīng)開始宣布漲價。蔚來汽車向SMM表示,目前公司的消費群體消費能力較強,相比于價格,更看重的是新能源車本身的質量與性能,而蔚來的定價機制也一直是在為無補貼時代做準備。對于傳統(tǒng)車企而言,由于消費群體對于價格敏感度更高,補貼退坡帶來的價格調整壓力更大。北汽已表示,補貼新政策初期或帶來較大壓力,不排除產(chǎn)品價格調整。
文章來源:上海有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