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材料產商及電池產商加速布局上游材料鈷鋰資源的時候,比亞迪則將目光投向了鎳材料。
近日,比亞迪一位高管表示,能否獲得足夠的鎳供應是電動汽車公司的一大擔憂,并補充稱,比亞迪將歡迎與其他企業(yè)成立合資公司以保證鎳材料的供應?!斑@將是一個很好的發(fā)展方向,可以節(jié)省成本?!?/p>
近兩年,為了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電動汽車續(xù)航能力,動力電池高鎳化已經成為趨勢。作為動力電池關鍵材料的鎳,將會在電池單體中占據(jù)更高的成分比例,從而實現(xiàn)電動汽車更高的續(xù)航里程。
鎳礦:出品集中在印尼和菲律賓
根據(jù)USGS數(shù)據(jù)顯示,菲律賓和印尼合計產量占據(jù)全球產量的30%,但這兩國的鎳儲量實際上分別只占世界鎳儲量的10%。這也反映出了菲律賓和印尼對鎳礦過度開采的現(xiàn)狀。其余鎳儲量占比高的國家分別為澳洲(近25%)、巴西(13%)、俄羅斯(10%)和南非(5%)。
兩大鎳礦出口國均處于瓶頸
印尼主要的資源集中在蘇拉威西島和附近島嶼。在2014年印尼禁止紅土鎳礦出口之前,印尼大量出口紅土鎳礦。2013年,印尼的紅土鎳礦一度達到6000多萬噸的頂峰出口量。而在2014-16年幾乎沒有出口量。2017年印尼重新放開出口,但是在出口配額和品位上受到了限制:品位必須在1.6%以下,目前出口配額達到3500萬噸。2017年的整體出口量也不到500萬噸。
而在2014-16年印尼“禁礦”期,菲律賓則迎來了其鎳礦出口的紅利期:尤其在2013-2014年,菲律賓很快取代印尼成為東南亞第一紅土鎳礦出口國,年出口量超過4000萬噸。但是由于礦產品位下降以及菲律賓政府對于環(huán)保問題日趨嚴苛,菲律賓的鎳礦出口量在最近三年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由于鎳價持續(xù)低迷,鎳礦企業(yè)盈利受限。因此除了印尼外,比對淡水河谷(巴西)、俄鎳(俄羅斯)和菲律賓在2013年與2017年的鎳產量,過去5年下降約23%。
圖表來源:SMM
我國鎳礦進口主要依靠印尼和菲律賓
印尼出口鎳礦的70%流向中國,而菲律賓出口鎳礦90%以上都流向中國。
而隨著兩大鎳礦出口國的出口量的下降,我國國內鎳鐵廠無法獲得充裕鎳礦原材料,因此開工率很低。根據(jù)SMM近期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國內庫存仍維持低位,庫存較低,進口虧損較大。但近期由于比值修復,后期有進口可能性,因此整體供需情況不如前期,短期鎳價下方支撐暫時看99000元/噸。上海地區(qū)鎳庫存總量(包括上期所倉單庫存)較上周減少3792噸至5.09萬噸,降幅7%。
圖表來源:SMM
根據(jù)比亞迪近日發(fā)布的2019年3月銷量快報,3月儲能電池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約為1.646GWh,2019年第一季度累計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3.966GWh。數(shù)據(jù)顯示,比亞迪三元電池在其裝機總量占比已經超過50%。隨著鎳在動力電池的比重逐漸加大,鎳的供需矛盾將愈發(fā)明顯,比亞迪的擔憂不無道理。
早些時候,有分析師對我國鎳的供應提出了擔憂:如果由中國主導的印尼鎳礦項目未能交付,市場將出現(xiàn)鎳短缺。比亞迪采購總監(jiān)Coco Liu表示,比亞迪目前不僅在尋找能夠提供高質量產品的供應商,還希望可以找到在合資企業(yè)方面有經驗的供應商,并且有著能建立起覆蓋從上游采礦、電池材料到成品這一整個電動汽車價值鏈的供應商。
本文由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網(wǎng)原創(chuàng),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