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科技:與南京金龍簽署動力電池回收協議
2018年11月19日,光華科技在汕頭市與南京金龍簽署了《關于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戰(zhàn)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內開展合作,通過雙方的合作可實現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樹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與循環(huán)經濟典范,共同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做出貢獻。
合作內容主要為:南京金龍將其符合相關回收標準的廢舊電芯、模組、極片、退役動力電池包交由光華科技處置,共同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保證廢舊動力電池有序回收與規(guī)范處理;光華科技須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地方相關部門規(guī)定予以處理利用,保證處理利用過程中不得造成環(huán)境污染。
鵬輝能源:擬發(fā)行8.9億元可轉債 用于鋰離子電池項目
11月19日早間, 鵬輝能源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擬公開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9億元,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將用于常州鋰離子電池及系統智能工廠(一期)建設項目、新型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研發(fā)設備購置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募集資金使用的具體計劃為常州鋰離子電池及系統智能工廠(一期)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為10億元、擬以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為6.4億元;新型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研發(fā)設備購置項目投資額為0.56億元、擬以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為0.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投資額為2億元、擬以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為2億元。
容百科技投資121億建動力鋰電材料基地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舉行容百2025動力型鋰電材料綜合基地簽約儀式。該項目位于臨山鎮(zhèn),總投資121億元,占地面積1391萬畝,建筑面積117萬平方米,將打造成為大型現代化高端動力鋰電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產能規(guī)模可達到正極材料年產10萬噸、前驅體年產20萬噸、資源再生年產10萬噸,預計年平均銷售收入近300億元。項目分為三期建設,總周期為73個月,預計到2025年12月全部建成。
對抗亞洲企業(yè) 德國瓦爾塔加速實現電動車電池大規(guī)模量產
據外媒報道,為應對亞洲競爭對手的挑戰(zhàn),德國電池生產商瓦爾塔(Varta)近日簽署了一份研究協議,為電動車鋰離子電池的大規(guī)模生產奠定了基礎。
瓦爾塔是生產助聽器電池和太陽能大型儲能系統的專業(yè)生產商,而公司與德國科學研究組織Fraunhofer11月19日宣布將建立合作。
德國政府曾表示將投資10億歐元用于支持國內企業(yè)研發(fā)電動車電池,借此來減少德國車企對亞洲電池供應商的依賴程度,以及在從內燃機時代轉向電動車時代過程中保障德國的就業(yè)環(huán)境。
瓦爾塔首席執(zhí)行官Herbert Schein在斯圖加特表示,借助此次的研究項目,對比亞洲生產商,瓦爾塔希望在電池生產上能夠獲得技術上的優(yōu)勢。公司同時也在積極與相關市場參與者展開對話,以期擴大產品線。但他拒絕透露更多細節(jié)。
沃太能源與南澳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建電池生產基地
日前,南澳政府正式官方宣布沃太能源(Alpha ESS)成為南澳“家用電池計劃”(Home Battery Scheme,HBS)排他期階段兩大戶用儲能系統供應商之一,也成為繼德國儲能企業(yè)Sonnen之后第二家將在阿德萊德建立電池生產基地的企業(yè)(唯一一家中國的儲能企業(yè))。
同時沃太能源與南澳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在該州首府阿德萊德建立電池生產基地。不但為用戶供應本地組裝的儲能系統,以更好地服務南澳的經濟和社區(qū);還通過本地化的優(yōu)勢來確保高質量的產品服務和技術支持。按照規(guī)劃,沃太能源將于明年六月底完成電池生產基地的建立,并于次月啟動生產組裝。到2020年,該生產基地將具備年產近萬套儲能電池的產能。
日產汽車宣布12月起在華生產電池/電機
為了加快在華電動化步伐,日產汽車正積極推進其在中國本土的布局。據外媒報道,日產方面已宣布自12月起,包括電池、電機等純電動汽車主要零部件在中國本地生產,進而為純電動汽車的制造提供穩(wěn)定貨源。
日產也計劃未來5年內與東風汽車一起在華投資600億元人民幣,爭取躋身中國汽車制造商前三強行列。日產汽車高級副總裁兼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關潤(Jun Seki)曾公開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脫離這一第二梯隊,躋身中國汽車制造商三強之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