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年以后,國內碳酸鋰價格突然無法穩(wěn)住此前的弱穩(wěn)行情,重新轉入下跌通道之中。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碳酸鋰價格的累計跌幅已經接近了10%。截止7月末,國內工業(yè)級碳酸鋰主流報6.2-6.4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主流報6.7-7.1萬元/噸,電池級氫氧化鋰主流報7.7-8萬元/噸。
究其原因而言,三元、鐵鋰等正極材料企業(yè)需求量的大幅下滑,是導致鋰鹽價格迅速回落的主要因素。
根據鑫欏資訊統(tǒng)計,2019年1-6月碳酸鋰產量及正極材料對碳酸鋰需求量對比下來看,1-5月因為碳酸鋰價格低位,贛鋒、天齊等大廠在過年前后產線檢修,鹽湖冬季停產等,部分預期新增產能以及新投產能因鋰鹽價格過低并未如期投產,總體產量未能大幅釋放。正極材料企業(yè)需求量除2月過年以外基本相對穩(wěn)定,碳酸鋰市場供應偏緊,消化部分庫存。碳酸鋰價格基本維持穩(wěn)定。
6月因CATL、BYD等電池廠家市場需求大幅下降,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正極材料企業(yè)大規(guī)模停減產。三元正極6月產量降幅達30%左右,磷酸鐵鋰6月產量降幅近37%,截止到7月中旬,除CATL三元材料采購小規(guī)模恢復以外,其他暫未有明顯好轉。而碳酸鋰廠家天齊、南氏、銀鋰等新增產能都在快速爬坡階段,市場供應持續(xù)增加,價格快速回落。
氫氧化鋰方面,1-6月產量超35000噸,而國內上半年高鎳811、NCA以及單晶622實際需求僅在5000噸左右。雖贛鋒、雅寶等過半以上出口國外,但市場庫存預計不少,供應過剩格局暫不能改變,氫氧化鋰價格也在今年上半年逐漸回歸理性。從市場預估看,7月正極材料產量預期與6月持平,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市場需求基本無增量,碳酸鋰市場供應不減,短期價格或將難以企穩(wěn)。但從另一角度看,目前碳酸鋰原材料鋰輝石礦多數是去年高位采購進來,部分企業(yè)生產成本已高于市場成交價,下行空間受限。在此行情下,部分小廠或難以支撐,市場洗牌在即,就看誰的生產成本及資金等更占優(yōu)勢了。
來源: ICC鑫欏資訊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yè)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