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年“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同時也使得很多行業(yè)遭受到不小的經濟損失。身為新能源汽車的上游,動力電池行業(yè)在本次危機中也無法做到“獨善其身”。
動力電池行業(yè)大洗牌,未來將走向何方?
疫情突如其來,沖擊在所難免
對動力電池行業(yè)的影響主要來源于停工停產、交通管制。由于疫情強烈的傳染性和一定的潛伏期,春節(jié)期間國家啟動了限制人口流動的措施,同時將春節(jié)假期延長,2月10日之后,還有不少地方企業(yè)將假期進一步延長或選擇在家辦公等方式。工廠的延期開工,使得原本的訂單只能順延或削減,打亂了許多動力電池企業(yè)的節(jié)奏。
經濟活動的停滯也造成主機廠和車市的“急剎車,原本新能源汽車由于補貼大幅下降、經濟下行等因素,造成2019年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如今疫情進一步導致終端銷售滑向低谷。有個別主機廠曾透露,如果停產超過一月,恐將帶來消費端的萎靡,車市的表現將繼續(xù)惡化。下游銷售受阻,身處上游的動力電池行業(yè)也一定會受到沖擊。
裝機量明顯下降
實際上,從一月份的裝機量上我們也不難看出,動力電池行業(yè)受到的短期影響確實不小。今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下降超過50%,生產大約4.85萬輛;動力電池裝機量約2.32GWh,同樣下降超過50%。
行業(yè)龍頭寧德時代1月裝機量為1331.5MWh,同比下滑近40%;比亞迪1月份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0.366GWh,其中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0.251GWh,同比下降83%;另外像孚能、億緯鋰能、力神、中航鋰電的裝機量均大幅下滑,只有塔菲爾、國軒高科等相對有所增長。
主要產能地非疫區(qū),疫情影響有限
疫情所帶來的短期影響顯而易見,不過國內的動力電池主要產能并非處在湖北地區(qū),如果疫情得到盡快控制,在正常的經濟秩序下,帶來的影響也較為有限。目前動力電池產業(yè)已經形成產業(yè)集群,產能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等華南、華東地區(qū),其中大多數地區(qū)已經陸續(xù)復工,生產正在逐步恢復過程中。并且動力電池并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yè),電池材料與模塊組裝的自動化程度很高,盡管人員流動受到一定限制,但生產所受到人力的影響比較有限。
截止到本月10日,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電池、億緯鋰能、蜂巢能源在內的多家動力電池企業(yè)已經復工,雖然多數企業(yè)為分批次復工,無法做到完全恢復原有產能,但對于一些應急訂單的排產已經進入正軌,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將持續(xù)好轉。
龍頭企業(yè)守住資本護城河
動力電池行業(yè)如今已經進入巨頭競爭階段,大型企業(yè)在面臨“新冠”疫情此類事件時,應對措施則更為多樣。
2月3日,A股開市第一天,受疫情影響,不到3800只股票的A股市場,收盤有3187只個股跌停,全天市值蒸發(fā)近5.2萬億。而寧德時代在此前放出為國產特斯拉提供動力電池的消息,當天股價逆勢上漲3.67%,之后接連兩天強勢漲停,極大緩解了疫情所帶來的壓力。
2月8日,比亞迪集團宣布新增生產線制造口罩等消殺隔離物品。由于集團所涉及業(yè)務極多,汽車制造所涉及的聚丙烯材料正是口罩的核心材料,很輕松地打上了這一“快車”。
比亞迪同時生產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并且一直采取動力電池自主供應的原則,因此受此次疫情沖擊較大,目前比亞迪動力電池被劃進汽車板塊,進軍口罩生產的原因之一,無疑是用集團戰(zhàn)略對沖疫情負面影響?!翱谡指拍睢白尡葋喌夏鎰荽鬂q,2月10日比亞迪股價最高接近漲停,最終漲幅停留在5.23%。
文章來源:愛卡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