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今(8)日發(fā)布Q1財報,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Non-GAAP),特斯拉第一季度營收達7.13億美元,同比增長27%;凈利潤1700萬美元,同比增長10%
在與財報一同發(fā)布的季度股東信中,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指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并將其視為未來幾年間的最大市場之一。上個月,特斯拉向中國車主交付了首批Model S轎車,并借勢掀起一場“特斯拉熱”。
股東信中還談到上海政府部門對于特斯拉的支持。一項舉措是,上海車主購買Model S可以免費上牌,節(jié)約了7萬元以上的牌照費用;另一項則是在超級充電站方面大開綠燈。這也正好是特斯拉目前在中國面臨的兩大痛點:上牌難和充電難。
進口純電動車獲免費牌照
上海承諾今年撥出3000張免費牌照,供進口純電動車使用,這是此類政策首次向國外品牌開放。北京也計劃效仿上海,今年拿出500張牌照,專門提供給購買國外品牌純電動車的消費者。
充電問題依然棘手
馬斯克訪華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希望建設更多采用太陽能的超級充電站。但截至目前,只有上海的一座超級充電站已經(jīng)投入使用,而北京的兩個站點建設完畢,尚未對外開放。
近期,特斯拉在美國新澤西州開設了第100家超級充電站。今年,該公司還計劃在全球開設超過200家超級充電站,美國占大多數(shù),其余則位于加拿大、歐洲和中國。
電池供給不足限制產(chǎn)能
目前,特斯拉位于美國加州佛蒙特(Fremont)的工廠每周可生產(chǎn)約700輛Model S,比2013年底提升了15%。特斯拉計劃在今年底將這一數(shù)字提升至1000輛。與動輒以萬為量單位的通用、福特等傳統(tǒng)汽車廠商相比,特斯拉的量很低,一方面是由于只有一座工廠,另一方面則是受到了電池供給不足的限制。
Model S采用的鎳鈷鋁電池由松下代工。特斯拉正在推進一個名為“巨型工廠”(Gigafactory)的計劃,并與松下及其他廠商進行談判,希望徹底解決電池能不足的問題。
然而,根據(jù)股東信披露的信息,“巨型工廠”目前仍處于選址階段,直到2017年才能生產(chǎn)出首批電池,2020年才能達到最大產(chǎn)能,即每年生產(chǎn)50GWh的電池包和35GWh的電池單元。特斯拉認為,到那時“將不會面臨任何供貨限制”。
此外,特斯拉的SUV車型Model X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原型車。這是特斯拉規(guī)劃的“三步走”計劃的第二步。根據(jù)此前披露的檔案,特斯拉將在2017年左右推出第三代車型——一款廉價的家用轎車,售價預計在3萬至3.5萬美元之間。